贾母哭道:“可是偏又不咽这口气啊!”
贾母或许之前觉得两人还小,没为他们定亲,现在宫里的娘娘又表示了另外一种态度,不论王夫人和元春是不是同一想法,贾母都不得不考虑宫里那位的态度,这亲事更不能定了。只能搁置下来,就像她对张道士说的,只能等两年再说。
她却又不能任由这两人的感情发展露于人前,因为背后的风言风语,以及对道德名声的诋毁是他们承受不了的。
贾母要担心贾宝玉的前途,要担心林黛玉的名声。
却又碰到两个不省事儿的,两个人丝毫没有体会到老人家的这番苦心。
贾母只能隐晦地诉说她的伤心,说的太明显,宝玉和黛玉都没有立足之地。
不论贾母出于何种考量,迟迟没有给她两个心爱的玉儿订亲,现在若再想要全权做主,怕是没那么容易了。
王夫人虽然心中早已认定黛玉,并且让王熙凤教女孩们管家的时候,直接把林黛玉放入其中,可是她也不打算给林黛玉和宝玉订婚。
她的考量很简单,就是贾家现在眼看着仍然起不来,找不到自救的办法,终究衰落下去。
若林黛玉和宝玉定了亲,到时候抄家她也跑不了。
以黛玉的清高洁癖,若真的像犯人一样被羁押起来,王夫人真不敢想,她是否能活到出来。
不如等事情尘埃落定之后,再提婚事。
可是这样,显然王夫人也低估了两个人的感情。
若是总这样时不时的闹上一场,人尽皆知,最后就算终成眷侣,到底也不是美谈。
正如贾母的考量,两人的前途名声都要受影响。
两人又同住在园子里面,一天要见上好几面,这迁入园子是元妃下的旨,也不好逆着她就改了。
正好薛蟠和英莲的婚事定在两个月之后,王夫人就把甄英莲安排进园子住两个月,就住在潇湘馆,让她陪陪黛玉。
黛玉有人作伴,一处起卧,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多思多虑了,宝玉和黛玉也会收敛一些。
薛蟠一开始是十分着急成这个婚的,不过,英莲被拐卖来到薛家时才十二三岁,她的母亲封氏便故意把婚事拖着些办。
薛姨妈也觉得薛蟠太猴急,媳妇儿小小年纪就娶过来的话不太像话,以后也不利于子嗣繁衍。
之前又赶上元春封妃,造园子,醒亲,这样的大事,薛姨妈都跟着一样忙乱,更像自己家的事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