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点,霍屏永远都赶不上秦棠溪。
秦棠溪对皇室诸人不厌恶吗?
心口上厌恶,但她为大局没有去动皇室。并非仁慈软弱,而是大局在前,顾虑太多。
她倒吸一口冷气,道:臣去劝降,教主若肯回头,望陛下网开一面。
明姝不理会她,只道:秦淮两岸百姓为多,剿灭逆党虽大,也需估计百姓性命。朕看过秦淮地形,水路为多,陆地少。
秦淮的地形与平常地方不同,三面为水,一面是陆地。只要天理教堵住陆地一面,大魏的兵马就不容易撬开突破口。秦淮有山有水,山势连绵,御防之下,不易攻破。
明帝在位期间曾剿过一次,没有成功,但朝廷知道了一点,山中可藏兵,能藏多少是个秘密。尤其是明帝在山中藏兵又被天理教吞灭,两队合并,势必更难了。
陛下,当由水路陆路两面进功。一朝臣谏议道。
陈郸咂舌:这不要银子吗?
秦棠溪颔首:此战不易,不如令江大人去劝降,朝堂招安,他们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,不动一兵一卒才是上策。
打仗劳民伤财不说,被乌斯知晓后,边境的压力更大。
被冷落在一侧的江知宜闻声立即出声,陛下,给臣五百人,臣去秦淮劝降。
明姝不出声,秦相与长公主同心,也跟着劝道:陛下,招安为上。
明姝心动了,道:江知宜,给你个机会,她若降,天理教的兵入大魏编制,若是不降,小小一秦淮,若灭也不难。
江知宜立即领命,心中感恩,臣必不辱使命。
明姝摆摆手,退朝。
****
江知宜得令后,午后便走,由京城至秦淮,日夜兼程,不眠不休,快马四五日可到。
到了岸边后,她眺望秦淮,令人去备船,只带三五人登船过河。
抵达后,天理教诸人识得她,纷纷放下手中的刀。
江知宜站在秦淮的土地上,心中感到一阵紧张。
这种紧张来自于不知未来如何的迷茫,此行如何,关系到她和霍屏的命数。
城门开了,她令带来的人留在船上,吩咐道:半个时辰后我没有出来,你们便离开。
兵士点头,还不忘道:大人小心。
她颔首,转身潇洒离去。
秦淮是养她之地,初见霍屏那年,她不过四五岁,街头玩闹,而霍屏年长她几岁,走至她跟前,递给她一个糖人。
江家家境贫寒,酒都卖不出去,而她父亲嗜酒如命,渐渐地,家里败了,母亲不堪忍受父亲的折辱,上吊死了,她有爹却像是孤儿。
那日里霍屏的养父给霍屏买了两个糖人,让她给她想过的朋友。
那日里街头玩闹的孩子特别多,江知宜一人坐在角落里,因为她不合群。但霍屏出乎意料地将糖人给了她,养父将她买了回去。
一个糖人就是她与霍屏的开端。
霍屏养父见她孤独便买了江知宜回去同她作伴,后来她才知晓那个养父便是信国公赵烨。
赵烨行事谨慎,来的时候很少,大多的时候是令先生教导她们。因此很多时候,她们也面临着朝廷的追杀。
霍屏母亲曾被朝廷通缉过,东躲西藏才生下她。霍屏母亲一日没有找到,朝廷一日就不会放手。
后来,霍屏母亲自己去投案,换来了她们安全的日子。
进城后,两道酒肆关门,街坊间门庭紧闭,往日喧闹的城池,今日仿若成了一座死城。
与此同时,明姝在与秦棠溪打赌。
明姝赌江知宜会败了,而秦棠溪认为招安会成功。
两人各执一词,争执不休后,下了赌注。
谁输了,谁吃糖。
吃的糖由胜者做主,明姝哼哼道:我用苦参做糖。
秦棠溪笑笑不语,回府后翻书去找糖的制作方法。糖果子、蜜糖还有些糖糕之类的都可算,花花绿绿的糖块也很甜蜜。
朝堂大事都由皇帝处置,棘手之事不需她过问明姝就会来见找她,她已经闲暇多日。
回府后,翻开一本做糖的册子,细细研读,婢女松开一小罐蜜糖,道:这是太妃令人快马送来的。
太后去了南边,从洛阳出发,游山玩水,与孙太后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这是哪里的蜜糖?秦棠溪掀开密封的盖子闻了闻,香味更为浓郁,但闻得多了就会发齁发腻。
糖色为乳白色,就像是人体肌肤,与一般的花蜜不同。
婢女回道:只道一小县,具体不同。
令人去问问,要一配方过来。秦棠溪唇角弯弯。
婢女不知何意,令人去快马追过去问。快马两日,追到安太妃。
安太妃接过信后道:搞什么名堂,吃糖还吃上瘾了,一罐不够,还要一配方,人心不足。人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子,要配方断人家绝路。
她将信一撩,转身写信回去,只道:断人绝路,天理难容。
接到信的秦棠溪无语凝噎,她不过是要些配方来大量制作罢了,怎地成了断人绝路。
无奈下她只得再度传信请安太妃代为置办些送回洛阳。
安太妃得到信后,看了两眼,回了四字:无暇分身。
一来一回又过了几日,秦棠溪接到信后,气得眼前发黑,哪里是没空,分明是不想给她办事。
耽误了□□日后,秦淮来了消息,江知宜入城后谈判无果,陷入僵持中。
明姝拿着信报去公主府,得见案牍上的蜜罐后拧开瞧了瞧,瞧见是糖,心中咯噔一下。
蜜糖甜腻,她可不认为阿姐是给吃的,思量一番后,她将蜜罐带走,顺手牵羊。
回到宫里后,她令御厨去研究,御厨带回去后,第二日来复命,做不出来这等成色的蜜糖。
明姝心中更是好奇,阿姐这是哪里弄来的蜜糖。
御厨都做不出来的,肯定非善类,她将蜜糖丢入湖里喂鱼。
那厢府里的秦棠溪边寻不见蜜糖,唤来婢女去问,得知皇帝来了,心下了然。
小皇帝做什么不好,竟做起了小蟊贼的勾当。
该打。
****
开年便是科考,六部因为此事忙得不休,秦相手头事情多,忙得更是手忙脚乱后,将主考一事不厚道地推到了长公主面前。
朝堂重臣中哪个最悠闲,当属长公主,推给她最为合适。下面的官员中资质不够,举荐长公主,皇帝那里又好交代。
奏疏递交上去后,皇帝果然没有二话,点头答应下来。
皇帝也有私心,这么一来,长公主就没有时间去研究那些蜜糖了。